• 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-> 文章 -> 文化 -> 食史

    朱立挺|筷子也是天大的事

    食史

    2020-05-21 22:05:27

    382572 1

    不要小看一双“筷子”,在我看来,这可是个大物件,其重要性不亚于中国的“四大发明”。中国传统上认为“民以食为天”,而筷子是为“天”大的事服务的,你说它重要还是不重要。

    筷子古代最早的名字很雅,称为“箸”或“筋”,《韩非子·喻老》载“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。”可见早在公元前11世纪我国已出现象牙精工制造的筷子。也就是说我国有史记载的用筷历史已有3000多年。民间关于筷子的传说也不少,比较接地气的一种说法是大禹治水时,为赶工,吃饭时节约时间,就用树枝捞取热食,其他人就学着,发现很方便,就流传下来了。

    可是后来为什么不称“箸”而叫“筷子”了呢?其实很好理解,这与人们的习惯有关。文言古语念起来绕口,老百姓说话比较通俗,越简单越好,听得懂最重要。另外,还有“讨采头”的习俗。明代有一部书里说,现在江浙一带的土著,就把箸不叫箸,叫筷子。原因是因为那一带是水乡,船户人家撑船有很多讲究和忌讳。刚巧“箸”跟“住”同音,撑船的人总想着一帆风顺,就将“箸”改成快了,还是竹子头,字变了,意思没变。因为吉利,慢慢在民间就流传开了。

    在古代,吃什么食物时该用何种筷子都有说法,《礼记·曲礼上》是这样说的,“饭黍毋以箸”,意思是吃以米为原料做成的饭时不能用筷子,而要用勺子吃。吃菜的时候,才动用筷子。如果吃饭时用筷子古人认为这种动作叫“截筷",与收纳骨灰时的动作相似,不吉利。

    古人吃饭时还忌中间停下筷子,“停筷”是针对死人的。人死后会在棺前放最后一碗“饭”,并将一双筷子直插饭上叫“供筷”,这样才停下筷子。因为这种忌讳,吃饭时是不能将筷子插在饭上的。

    在正式场合,连筷子的摆放都要注意。在民间,吃完饭后习惯把筷子横放在碗或碟子上,称为“拱箸”,表示“酒醉饭饱,不再进食,诸位慢用这类意思”。这个在贵族的礼仪里是不允许的。

    这里有个故事,因为在皇帝面前流露出民间习俗而丢官。明代初年,有个小伙叫唐肃,是个学霸,有点名气,被明太祖朱元璋叫去“侍膳”,这货吃完就习惯性地“拱箸”,朱元璋看在眼里,气在心头,就严厉惩处,可怜的学霸,不懂规矩,被收拾了还不知道怎么回事。徐后祯卿笔记《翦胜野闻》中记述了这个过程:“(唐肃)食讫,拱箸致恭为礼。帝问曰:此何礼也?肃对曰:臣少习俗礼。帝怒曰:俗礼可施之天子乎?”结果,唐肃被定罪“大不敬”,罚到朱元璋老家濠州守城。可见和皇帝吃饭有时也不是一件好事。(来源:作者新浪博客)

    推荐阅读

    文章评论

   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

    登录注册

    全部评论(1)

    李洁

    2022-08-09 08:11

    0

    学习了
    • 积分

      1738

    • 文章

      866

    • UID

      1

    请选择要切换的马甲: